•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sēng guī rì běn

送僧归日本

作者:贯休 
tōng xiāo fù lián xī     qí zhuàng zhǐ rú qīng
通宵复连夕   其状只如倾
què qiǎn sī shān zhě     hū rán xián shuǐ shēng
却遣思山者   忽然嫌水声
hǎo huā piāo cǎo jǐn     gǔ bì yù yún shēng
好花飘草尽   古壁欲云生
bù nài tiān nán wèn     tiáo tiáo yuǎn kè qíng
不奈天难问   迢迢远客情

《送僧归日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送僧归日本》,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该诗描绘了送僧人归国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然景象的感知,以及诗人对僧人旅途遥远的担忧。以下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
这句话描绘了夜晚送别僧人的情景,用“通宵复连夕”表示时间之长,用“其状只如倾”形容山峰连绵不绝,展现出送别时的凄美氛围。接着“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表达的是那些思念山川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之情突然被打破,感觉连水声都变得让人不悦。

2.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
“好花飘草尽”表明春天的美景已然过去,鲜花凋谢,绿草枯萎,景象由繁华转向凋零。“古壁欲云生”则意味着古老的墙壁上仿佛生长出云朵,这句用想象之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和别离的感慨。

3.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僧人旅途的深切关怀。“不奈天难问”表示对于无法预测的未来和旅途中的不可控因素,诗人感到无奈和忧虑。“迢迢远客情”直抒胸臆,点明了对远行僧人的担忧和思念,也隐含着对僧人旅途遥远、艰难的同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旅途遥远的深切理解。

《送僧归日本》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送僧归日本》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哲思与对友人归程的深切关怀。从诗歌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它既展现了日本山水的独特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归乡与离别的复杂情感。

首句“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描绘了夜雨连绵不绝,仿佛将天地间的一切倾倒下来的景象。这种雨景既是自然界的描写,也象征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深远。

接下来的“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归乡情景时的情感转变。在思念山乡的人心中,那原本带来安宁的山间流水声,此刻却成为了一种折磨,这既是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于归乡之路的渴望与不安。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则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衰败之景,这里的“好花飘草尽”暗含着对于繁华与美的流逝的感慨,而“古壁欲云生”则可能象征着静谧与超脱,也暗示着归途的幽静与深邃。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与无奈,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远方友人命运的担忧与祝福。末句的“迢迢远客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归途复杂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与离别、自然与人心、繁华与凋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哲思。贯休以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也充满了心灵的触动,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