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āo shì yǒng 。 guǎng chéng zi

高士咏。广成子

作者:吴筠 
xuán yuán jiǔ xiān zhǔ     dào guān sān qì chū
玄元九仙主   道冠三气初
yīng wù fāng zuǒ mìng     qī zhēn yì guī jū
应物方佐命   栖真亦归居
yí piān xùn zhōng gǔ     jià jǐng hái tài xū
贻篇训终古   驾景还太虚
kǒng fù tàn yóu lóng     shuí néng zhī suǒ rú
孔父叹犹龙   谁能知所如

《高士咏。广成子》古诗词释义:

### 高士咏·广成子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这段诗意如下:广成子是九仙之中的玄元,他是道的源泉,道的总冠,处于三元之始,他的出现和行为,既辅助着万物的生长,也回到了隐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玄元九仙主”指广成子是九仙之中的核心和主导力量,“道冠三气初”说明他是道的最高代表,三元之始象征宇宙的初始状态。"应物方佐命"指的是他应对万物、辅助生命的成长,“栖真亦归居”则暗示他追求真正的自我,同时又回归隐居的生活。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贻篇训终古”意为他留下了永恒的教诲和指导,这些智慧跨越了时间,世代相传。“驾景还太虚”则表明广成子驾驭着景色,回到了宇宙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指他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达到了道的至高境界。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孔父叹犹龙”引用了孔子对隐士的赞叹,比喻广成子的智慧和神秘,如同龙一般深不可测。孔子对隐士的尊敬,表明了他对广成子非凡智慧和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的钦佩。“谁能知所如?”则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真正理解广成子的真正意图和去向?这反映了广成子的生活方式和智慧的深奥,以及人类对超凡脱俗人物行为的难以理解。

### 总结:

吴筠的这首《高士咏·广成子》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描绘了广成子作为一位高深的道士和隐士的形象。他既是道的化身,引领万物,又是自然与宇宙的隐居者,留下了永恒的智慧和神秘的足迹。诗中充满了对广成子智慧的敬仰和对其隐逸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理解超凡者行为的局限性的反思。

《高士咏。广成子》古诗词赏析:

《高士咏·广成子》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一首古体诗,通过对广成子这一古代高士的描绘与赞颂,展示了道家哲学与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自由与道德至上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仙人形象的构建**:诗人开篇即以“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起笔,赋予广成子以仙人的尊贵身份和至高道术,将广成子塑造成一位驾驭自然、引领道法之始的超然存在,体现了对广成子深厚道行的崇敬。

2. **人世与隐居**:“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揭示了广成子既参与世间事务,又追求内心真我的生活状态。这一句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应世而不滞于世”的思想,即在顺应世间万物变化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3. **教化与传承**:“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中,“贻篇训”表示广成子留下了永恒的教诲,传承道法;“驾景还太虚”则描绘了广成子驾御着气化之景,回归自然的本源,显示了其追求超脱世俗、回归宇宙真谛的哲学追求。

4. **对孔子的引用**:“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通过引用孔子的感叹,暗含了对广成子之神秘与高深莫测的尊敬。孔子曾感叹“吾未见龙也”,这里的“龙”寓意广成子的神秘与难以捉摸,表达了对广成子深不可测智慧的敬仰和追求。

综上所述,《高士咏·广成子》通过广成子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高士的崇敬,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至善的理想追求。诗中融合了道家哲学、自然与道德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先贤的颂扬,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内涵与哲学深度的作品。

吴筠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