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āo shì yǒng 。 zhǎng jǔ jié nì

高士咏。长沮桀溺

作者:吴筠 
róng qī xìn zhī zhǐ     dài suǒ wú suǒ qiú
荣期信知止   带索无所求
wài wù fēi wǒ shàng     qín gē zì yōu yóu
外物非我尚   琴歌自优游
sān lè tōng zhì dào     yī yán zuì kǒng qiū
三乐通至道   一言醉孔丘
jū cháng yǐ dài zhōng     xiào ào fū hé yōu
居常以待终   啸傲夫何忧

《高士咏。长沮桀溺》古诗词释义:

吴筠的这首《高士咏·长沮桀溺》是对两位古代隐士长沮和桀溺的颂扬与赞美,通过诗歌来传达他们超然世外、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下面对每句的含义进行逐段解释:

1.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 荣期(即长沮)知道如何停止追求,他穿着简单朴素的绳带衣(索衣),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追求。这句话体现了荣期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2. **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在外在事物上,荣期并不崇尚,他更喜欢自我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弹琴和歌唱,他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愉快,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3.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荣期的内心追求的三乐(很可能指知足常乐、无欲则刚、宁静致远)与至道(最高的真理或宇宙法则)相通,甚至连孔子都对其深为折服。这里表明荣期的生活哲学和实践对其人生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4. **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荣期习惯于平常的生活方式,期待最终达到内心平和的境界。他啸傲江湖,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内心充满乐观与自由,毫无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荣期和桀溺两位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强调了精神自由、物质淡泊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他们的生活态度对当时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并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模仿。

《高士咏。长沮桀溺》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吴筠创作的《高士咏·长沮桀溺》,其主旨在于赞美两位高士长沮和桀溺的品行和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点名主题**:“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提到“荣期”代表了这位高士能明智地认识到知足常乐,其生活的态度是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以不追求物质为原则。这里的“带索”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现代的物质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高士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财富的价值观。

2. **强调“外物非我尚”**:诗人强调两位高士不以物质、名利为追求的目标,他们的价值和幸福源自内心,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这种观点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质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古代高士精神生活的价值。

3. **琴歌自优游**:提到两位高士通过音乐(“琴歌”)来达到内心的愉悦和平静,这反映了他们追求内心和谐和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在繁忙和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这种通过艺术和自然来寻求内心平静的手段,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4. **“三乐通至道”**:“三乐”可以理解为满足、快乐和智慧,它们共同通向至道,即最高的真理或最终的智慧。这表明了两位高士不仅追求生活上的简单快乐,更寻求精神层面的深度和智慧。

5. **“一言醉孔丘”**:通过“一言”与孔子的典故,意指长沮桀溺的一句话让孔子深受启发。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这里的“醉”比喻孔子对两位高士智慧的深深敬佩和认同。这反映了古代高士思想在更广泛的文化和哲学领域中的影响和价值。

6. **“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最后两句表达了两位高士平静而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不为外物所动、从容自得的生活态度,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生活的反思和赞美。

总体来说,吴筠的《高士咏·长沮桀溺》通过对两位古代高士的赞美,不仅反映了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也对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倾向提出了反思,强调了精神生活和内心和谐的重要性。

吴筠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