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āo shì yǒng 。 yán hé

高士咏。颜阖

作者:吴筠 
xián zāi bǐ jǔ nì     bì shì quán qí zhēn
贤哉彼沮溺   避世全其真
kǒng fù xī xī zhě     zhēng tú fāng wèn jīn
孔父栖栖者   征途方问津
xíng cáng jì yì jì     yǔ mò qǐ tóng lún
行藏既异迹   语默岂同伦
ǒu gēng zhǎng lín xià     gān yǔ niǎo què qún
耦耕长林下   甘与鸟雀群

《高士咏。颜阖》古诗词释义:

吴筠的这首《高士咏·颜阖》通过对比来赞扬隐士颜阖和儒家宗师孔子在人生选择上的不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1."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这句话赞美了被指称的两位隐士——颜阖和叔齐(沮溺是叔齐的字),他们选择了避开世俗,保全自己的本真和真实。这里的"贤"字表明了对他们的高度评价。

2."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这句话对比了孔子与颜阖的选择。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都在寻求传播和实践仁义之道,不断地四处游说,访问各国,寻找机会让他的思想得到实现。"栖栖"表示孔子的忙碌和奔波,"征途方问津"则暗示了他在寻找实现理想的道路。

3."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孔子和颜阖生活道路的差异。孔子的行动(行)与藏(即不被世事牵绊,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同,他言语(语)与沉默(默)的方式也迥异,这反映了他们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和生活方式。

4."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最后这一句描述了颜阖的生活状态,他与朋友在茂密的林下一同耕作,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鸟雀为伴的简单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耦耕"是指两人并肩耕田,是一种古代的农耕方式。

综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孔子和颜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既赞扬了颜阖避世的纯粹与宁静,也赞美了孔子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在吴筠看来,两位高士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但都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对真我的追求。

《高士咏。颜阖》古诗词赏析:

吴筠的《高士咏·颜阖》这首诗是对颜阖,即子柳这样一个“高士”的赞美与欣赏。颜阖是先秦时代一位著名的隐士,孔子曾经向他询问过治国之术。吴筠通过这首诗,以形象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颜阖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作者首先以“贤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开篇,将颜阖与古代避世隐居的高士沮溺(指春秋时期的隐士)相提并论,赞美他选择远离尘嚣,保持自己纯真本性的生活方式。这里,吴筠以“避世”与“全其真”来概括颜阖的人生选择,既显示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接下来,“孔父栖栖者,征途方问津”一句,巧妙地将颜阖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对比。孔子“栖栖者”表达了他为了实现治国理想而奔走四方,求贤问能的忙碌身影,与颜阖的隐居形成鲜明对比。孔子向颜阖询问治国之术,实则反映出即便在儒家传统中,也有人认识到在更深入、更本真的生活智慧与世俗的治国之道之间存在差异,对隐逸生活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行藏既异迹,语默岂同伦”进一步强调了颜阖与世俗之间的差异,他的行为、选择和言论都是基于个人的内心追求,而非社会的规范或外界的期待。这种“异迹”和“同伦”的对比,展现了颜阖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格魅力。

最后一句“耦耕长林下,甘与鸟雀群”形象地描绘了颜阖在自然之中与鸟雀为伴,共同耕耘的情景。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也反映了颜阖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甘于与自然界的生灵为伍,过着不受世俗束缚的生活。

综上所述,吴筠的《高士咏·颜阖》通过对颜阖这一隐士形象的描绘,不仅赞颂了他远离尘嚣、坚守本真、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对人性、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思,是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吴筠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