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ǐ dé chéng ( dé chéng shàn yī )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
sì hǎi gū yóu yī yě rén liǎng hú shuāng xuě zú jīng shén |
四海孤游一野人 两壶霜雪足精神 |
kǎn lí èr wù jūn shōu dé lóng hǔ dān xíng yùn shuǐ yín |
坎离二物君收得 龙虎丹行运水银 |
yě rén běn shì tiān tāi kè shí qiáo nán pàn yǒu jiù zhái |
野人本是天台客 石桥南畔有旧宅 |
fù zǐ shēng lái yǒu liǎng kǒu duō hǎo gē shēng bù hǎo pāi |
父子生来有两口 多好歌笙不好拍 |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古诗词释义:
《赠李德成》这首诗由吕岩(也称吕洞宾)创作,以揭示其对李德成医术高超、内功深厚以及其对内丹术(道家炼丹修炼之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的赞扬。让我们逐段解析这首诗:
**首句“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容李德成如同四海漂泊、自由不羁的野人,其行踪广泛,象征着他在医术上的博学与实践。同时,“两壶霜雪足精神”中的“两壶霜雪”可能暗喻其两件传家宝物或技能,如他的医术与内功深厚,犹如冬日的霜雪,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砺,依然保持其清澈与纯净。
**次句“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这句进一步揭示李德成对于道家内丹术的精深理解。坎离,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分别代表了水(坎)和火(离),在道家哲学中象征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通过“坎离二物君收得”,表明李德成掌握了这一平衡之道。龙虎丹(龙虎二字亦可指代乾、坤两个卦象,象征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一种古老的道家炼丹术,代表了将水银等元素通过特定的法术转化为更高级的能量。通过“运水银”,显示李德成在内丹术实践中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元素。
**第三句“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此句表明李德成的本源身份,即他来自天台(天台山,为道教圣地),这里可能指代了他的出身或最初习医修行的地方。而“石桥南畔有旧宅”则是对他的居住地的描述,暗示着他的根深植于这片土地。
**末句“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此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李德成的个性与兴趣。其中“父子生来有两口”可能是指他父子二人皆有极佳的嗓音,暗示他们可能喜爱歌唱或演奏乐器。然而,结尾的“多好歌笙不好拍”则显示了李德成对追求技艺至高境界的执着,即使在歌唱或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也更看重内心的修为与对道家内丹术的追求,不太在乎外在的形式或评价。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德成在医学和内丹术上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揭示了其深植于道家哲学的内心世界与追求精神境界的卓越追求。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古诗词赏析:
《赠李德成》这首诗是吕岩(字洞宾)创作的一首赠给友人的作品。吕岩是唐代著名道士、诗人,以道家思想与道教修炼为主要创作主题,这首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赞扬了友人李德成的医术高超,并进一步展现了其品德与生活态度的高尚。
首先,“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李德成的医者形象。四海孤游的“野人”形象,暗示了李德成行医四方,不拘泥于一地的自由精神。而“两壶霜雪”,可能是指李德成所携带的治疗伤寒等疾病的药物,亦或象征其医术如霜雪般清新脱俗,能够治愈人心与疾病。这两句通过“孤游”和“两壶霜雪”展现出李德成的医术高超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接着,“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李德成医术的奥秘。坎离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两极,龙虎则象征着内在的精气神,水银常用于炼丹术中。这些比喻暗示了李德成不仅精通药物治疗,还深谙道家内丹修炼之术,能把握人体内阴阳调和的精髓,这展示了他医学与道家修炼的深厚功底。
“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则描绘了李德成的个人生活背景。天台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石桥南畔的旧宅或许是他曾隐居修炼的地方,说明其有着深厚的道家修炼背景。而“父子生来有两口”可能指的是其家族传承或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他深邃的人生哲学。最后一句“多好歌笙不好拍”,可能是诗人对李德成追求自然、真挚生活态度的赞扬,或是对现代人过于追求形式、忽略内心情感的反讽,表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既赞扬了李德成的医术高超和道家修炼的深厚功底,也展现了其追求自然、真挚生活态度的精神风貌。吕岩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赞誉,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