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fèng xiáng fǔ tiān qìng guān
题凤翔府天庆观
nán gōng shuǐ huǒ wú xū jì běi quē fū qī wǒ zì méi |
南宫水火吾须济 北阙夫妻我自媒 |
dòng lǐ lóng ér jiāo yù lǜ shān qián tóng zi xǐ pái huái |
洞里龙儿娇郁律 山前童子喜徘徊 |
《题凤翔府天庆观》古诗词释义:
这首题为《题凤翔府天庆观》的诗词,其作者为吕岩,亦即吕洞宾,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著名人物,被认为是道教八仙之一。诗词风格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蕴含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超凡入圣的哲学理念。现逐段解释诗词的含义:
1. **南宫水火吾须济, 北阙夫妻我自媒,**
这两句诗以“南宫水火”和“北阙夫妻”为比喻,借以表达作者对于人间世事的关怀。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南宫”象征著权力与决策中心,代表着政治或权贵社会;“北阙”则是妃嫔宫阙的象征,常用于比喻家庭或个人情感生活。诗句意为“在权力与决策(南宫水火)方面,我必须尽力调和、救赎;在家庭与情感(北阙夫妻)方面,我愿意做媒,促进和谐”。这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干预的意愿。
2. **洞里龙儿娇郁律,**
“洞里龙儿”通常用来象征隐居的道士或隐士,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娇郁律”则可以理解为柔美而充满生机,这里可能暗示了道士修行生活中的和谐与平静,或是对隐居生活美好面的描绘。
3. **山前童子喜徘徊,**
“山前童子”在诗句中象征着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的年轻道士或修行者。“喜徘徊”则表现了他们对于道法、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探索,他们在山前自由地行走、探索,表达了对知识、真理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喜悦。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自然、道家修行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通过“济水火”、“媒夫妻”、“龙儿娇郁律”和“童子喜徘徊”等描述,不仅展现了吕岩对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对道士修行生活和探索真理的热爱与赞颂。
《题凤翔府天庆观》古诗词赏析:
吕岩的这首诗《题凤翔府天庆观》表达了他对自然、宇宙以及道家哲学的深刻见解。诗歌通过一系列鲜明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和人类命运的理解。
首先,“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两句,以“南宫”和“北阙”分别象征不同的方位和宇宙的两极,通过“水火”和“夫妻”这些元素,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这里,“济”字暗示着帮助、调和之意,而“媒”字则表明了促进、连接的作用。这两句诗反映了道家哲学中“阴阳调和”和“万物相通”的思想。
接下来,“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的互动。通过“龙儿”的“娇郁律”和“童子”的“喜徘徊”,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龙,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神秘与力量,而“娇郁律”的描绘则赋予其柔和、可爱的一面。童子的形象则更加贴近生活,他们的“喜徘徊”表现了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道家哲学中追求简单、真实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绘和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生活理想。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诗歌,也体现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深刻的理解和追求,是对道家哲学理念的艺术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