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 jiāng nán jiǎn jì guān dào shì hóu yòng huì mó jiàn ( yī zuò mó jiàn zèng hóu dào shì )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道士)
tiān wǎng huī huī wàn xiàng shū yī shēn qīn dào huà shān qū |
天网恢恢万象疏 一身亲到华山区 |
hán yún qù hòu liú cán yuè chūn xuě lái shí wèn tài xū |
寒云去后留残月 春雪来时问太虚 |
liù dòng zhēn rén guī zǐ fǔ qiān nián luán hè lǎo cāng wú |
六洞真人归紫府 千年鸾鹤老苍梧 |
zì cóng yí què xiān shēng hòu nán běi dōng xī shǎo zhàng fū |
自从遗却先生后 南北东西少丈夫 |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道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宋代道士吕岩所作,题目为“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可以通过逐句解释来理解其意思:
1.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宇宙的广阔无垠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渺小之感。"天网恢恢"形容天地之间的广阔与约束,"万象疏"指宇宙中的万物虽然繁多,但又显得疏远和渺小。"一身亲到华山区"则表达了对寻求道术、追求精神世界的具体行动,即亲自前往华山,一个被认为充满灵性和神秘力量的地区。
2.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这两句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象的变化过程。"寒云去后留残月"描绘了冬日结束、云层散去后,月亮残余的身影挂在天空,暗示夜晚的宁静与寒意。"春雪来时问太虚"则描述了春天降雪的景象,这里的“太虚”通常指宇宙或天际,用以表达对自然界的深沉思考和追问。
3.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这两句诗涉及道教中关于仙人的传说。"六洞真人"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道教高人,代表着精神上的追求和成就。"归紫府"则表示仙人已回归神仙居所,预示着他们脱离了凡尘,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千年鸾鹤老苍梧"中,鸾鹤是道教文化中的祥瑞鸟类,常常象征着仙人或高洁的灵魂。"苍梧"可能指湖南的苍梧山,与神话传说中的凤凰山有关,代表着另一个神秘的仙境。
4.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这句诗表达了对某些人物(可能指的是那些能引领、启发人们思想与精神追求的导师或先贤)离开后,整个世界似乎失去了一股强有力的精神或道德引导,使得人们在“南北东西”的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指引。这表达了对于精神导师或先驱离去的哀悼和对于价值导向的缺失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宇宙、自然、道德指引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道士)》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首先,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赠给化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的诗,暗示了诗人与道士之间存在某种交流或启发关系。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道家哲学意味和深深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领悟。
其次,首句“天网恢恢万象疏”,采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宇宙的广大无垠,暗示了人间的法则和秩序如同天网,覆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宏大的背景和哲学基调。
接下来的“一身亲到华山区,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寒云散去后留下夜空中的残月,春雪来临则反问“太虚”,即宇宙的本源。这里通过自然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宇宙的永恒,诗人在此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本质。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则描绘了神仙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六洞真人隐居于紫府,鸾鹤在苍梧山上自由飞翔。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脱尘世的束缚。
最后的“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可能暗示了诗人的某种失落或遗憾,或许是指与智慧或道德的引导者失散后,感到在世俗中寻求真理更加艰难。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导师的尊崇和对道德追求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宇宙哲学、人生思考和道德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探讨了生命、宇宙、道德与存在的深层含义,体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即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