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uó fú dào shì
赠罗浮道士
wú xīn dú zuò zhuǎn huáng tíng bù zhú shí liú rù lì míng |
无心独坐转黄庭 不逐时流入利名 |
jiù lǎo zhǐ cún zhēn yī qì xiū shēng zhǎng qiǎn bǎi shén líng |
救老只存真一气 修生长遣百神灵 |
cháo cháo liàn yè guī qióng lǒng yè yè cháo yuán yǎng yù yīng |
朝朝炼液归琼垄 夜夜朝元养玉英 |
mò xiào lǎo rén pín lǐ lè shí nián gōng mǎn shàng sān qīng |
莫笑老人贫里乐 十年功满上三清 |
shí rén shòu qì bǐng yīn yáng jūn tǐ gàn kūn shòu mìng zhǎng |
时人受气禀阴阳 均体干坤寿命长 |
wèi zhòng běn zōng néng shòu yǒng yīn qīng yuán zǔ suì lún wáng |
为重本宗能寿永 因轻元祖遂沦亡 |
sān gōng zì yǒu huí liú fǎ wàn wù nà wú yùn yòng fāng |
三宫自有回流法 万物那无运用方 |
zhǐ chǐ kūn lún shān shàng yù jǐ rén zhī shì yào zhōng wáng |
咫尺昆仑山上玉 几人知是药中王 |
《赠罗浮道士》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古代道教修行者的诗,诗中充满了对道家修行思想的阐述和对成仙之路的描绘。下面逐段解释:
1. **无心独坐转黄庭,不逐时流入利名** - 诗人表明自己内心无求,独自静坐修炼,不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表达了对物欲的超脱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
2. **救老只存真一气,修生长遣百神灵** - 说明他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抵抗衰老,通过修炼“真一气”来驱遣众多神灵帮助自己,体现了道教中通过内丹修炼来延长寿命和增进修行的观念。
3. **朝朝炼液归琼垄,夜夜朝元养玉英** - “炼液”是道教内丹修炼中的一种术语,意指炼化身体内的精气神,使其归于“琼垄”(可能象征着内在的仙境或纯净之地),而“朝元养玉英”则是说每日夜晚修炼时,养心养神,使得精神和身体得到滋养。
4. **莫笑老人贫里乐,十年功满上三清** - 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年人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的欣赏,认为即使在物质贫乏中也能找到快乐,并暗示经过十年的修行,最终可以达到“三清”(三清指道教的三个最高仙界,分别为玉清、上清、太清)的境界。
5. **时人受气禀阴阳,均体干坤寿命长** - 认为人类的寿命是由天时(阴阳)所决定,通过平衡调和体内阴阳之气,可以延长寿命。
6. **为重本宗能寿永,因轻元祖遂沦亡** - 强调重视道家的根本(宗)和元祖(道家的始祖和原始真理)的重要性,否则可能会导致修行的失败和生命的衰亡。
7. **三宫自有回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 - “三宫”可能指道家修炼中提到的丹田、中宫和玄关三处重要的内脏器官或精神层面的所在,表明它们自有一套循环不息的法则,万物运行皆有其规律和方法。
8. **咫尺昆仑山上玉,几人知是药中王** - “昆仑山”是道教中著名的仙山,这里可能用作象征“药王”,即能够带来长生不老药的神圣之地,强调真正的长生之药就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其价值和使用方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的深厚理解,强调了内心修炼、物我两忘、顺应自然、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追求。
《赠罗浮道士》古诗词赏析:
吕岩,又名吕洞宾,是道教神仙,以道家思想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篇。他的《赠罗浮道士》诗,通过道家哲学的表达,传达了对修道、长生不老及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无心独坐转黄庭,不逐时流入利名**。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对独处修行的重视。"黄庭"是道家文化中描述的体内之穴,象征着个人的内在修行与自我提升。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2. **救老只存真一气,修生长遣百神灵**。这两句强调了道家的养生之道,即通过修炼内在的"真一气"来抵抗衰老,使身体充满活力,同时遣散内心的杂念,保持心灵的纯净。这是道家修道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
3. **朝朝炼液归琼垄,夜夜朝元养玉英**。这两句描述了日常修行的具体方法,通过"炼液"(意指净化身心,将精气神转化为更纯净的状态)来积累内在的精气,"归琼垄"和"养玉英"则暗示着通过这样的修行,可以达到灵性提升的境地,如同玉石般珍贵。
4. **莫笑老人贫里乐,十年功满上三清**。这句诗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与快乐,对于年长者而言,即使物质上可能相对贫乏,但内心的修炼与进步所带来的快乐是无价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修炼的持久坚持和最终能达到"上三清"(道家传说中最高层次的仙境)的期待。
5. **时人受气禀阴阳,均体干坤寿命长**。这两句谈论了人体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体内蕴含了阴阳之道,通过与宇宙的和谐共振,可以实现生命的延长。
6. **为重本宗能寿永,因轻元祖遂沦亡**。这里强调了遵循道家的根本原则(本宗)对于长生的重要性,同时批判了忽视这种原则可能导致的失败(沦亡)。
7. **三宫自有回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这两句提到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三宫”(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概念,以及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强调了自然法则和修炼法则的内在联系。
8. **咫尺昆仑山上玉,几人知是药中王**。最后两句以昆仑山的珍贵玉石比喻道家修行的成果,虽然珍贵却往往不为人所知,这既是对道家智慧的赞誉,也是对能理解并实践这些智慧之人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传达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在的修炼和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永恒。吕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家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追求的超脱,是对道家精神的赞美和对后世修行者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