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xià nǚ láng gē ( hóng shang rén )
洛下女郎歌(红裳人)
liáng fēng mù qǐ lí shān kōng cháng shēng diàn suǒ shuāng yè hóng |
凉风暮起骊山空 长生殿锁霜叶红 |
cháo lái shì rù huá qīng gōng fēn míng yì dé kāi yuán zhōng |
朝来试入华清宫 分明忆得开元中 |
jīn diàn bù shèng qiū yuè xié shí lóu lěng |
金殿不胜秋 月斜石楼冷 |
shuí shì xiāng gù rén qiān wéi diào gū yǐng |
谁是相顾人 褰帷吊孤影 |
yān miè shí lóu kōng yōu yōu yǒng yè zhōng |
烟灭石楼空 悠悠永夜中 |
xū xīn qiè qiū yǔ yàn zhì wèi piāo fēng |
虚心怯秋雨 艳质畏飘风 |
xiàng bì cán huā suì qīn jiē zhuì yè hóng |
向壁残花碎 侵阶坠叶红 |
hái rú shī qún hè yǐn hèn zài diāo lóng |
还如失群鹤 饮恨在雕笼 |
《洛下女郎歌(红裳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题为《洛下女郎歌(红裳人)》的诗作,描述了一个红衣女子在凉风初起的夜晚,回忆往昔繁华景象,并表达出一种孤独、哀愁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以下是逐段解释:
### 凉风暮起骊山空, 长生殿锁霜叶红,
这段描述了凉风起时,骊山空旷、寂静,长生殿(可能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寝宫)被霜染成一片红色,暗示着往日的繁华景象已不再,仿佛是历史的一次瞬间冻结。
### 朝来试入华清宫, 分明忆得开元中,
诗中的“朝来”指的是清晨,“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宫殿,这里通过“试入”和“忆得”来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特别是回想开元盛世。
### 金殿不胜秋, 月斜石楼冷,
“金殿”通常指豪华、辉煌的宫殿,这里以“不胜秋”表达季节更替带来的冷寂感。接着,“月斜石楼冷”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斜照下,石砌的楼宇显得格外冷清的画面,暗示着往昔热闹与繁华的景象如今已成往昔。
### 谁是相顾人, 褰帷吊孤影,
“相顾人”指的是伴侣或知心朋友,这里用反问句表达女子在空旷的宫殿中无人相伴的孤独感。接着,“褰帷吊孤影”描述女子掀起窗帘,对着自己孤单的身影感叹,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烟灭石楼空, 悠悠永夜中,
“烟灭”可能意味着往日的繁华和喧嚣已逝去,宫殿变得空旷无人。“悠悠永夜中”则是描述夜晚的漫长和寂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孤独与凄凉。
### 虚心怯秋雨, 艳质畏飘风,
“虚心怯秋雨”和“艳质畏飘风”分别从心理和身体层面描述女子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害怕,暗示着她内心的脆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向壁残花碎, 侵阶坠叶红,
这两句通过描述破碎的花瓣和红色的落叶,进一步表现了环境的衰败和失去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如同落花残叶,破碎而凋零。
### 还如失群鹤, 饮恨在雕笼,
“失群鹤”比喻女子感觉自己如同失去伙伴的孤鹤,孤独而无依。“饮恨在雕笼”则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仿佛被囚禁于痛苦之中,无法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女子在岁月更迭、繁华消逝后内心的孤独、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奈。
《洛下女郎歌(红裳人)》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洛下女郎歌》以一种略带凄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身处华清宫中的洛下女郎的内心世界。诗中融入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情感的交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铺陈,展现出一个女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孤独与哀愁。
**开头两联**“凉风暮起骊山空, 长生殿锁霜叶红, 朝来试入华清宫, 分明忆得开元中” 创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凉风、骊山、长生殿、霜叶、华清宫这些意象,都指向了唐代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而“霜叶红”与“长生殿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盛衰的无常。通过“朝来试入华清宫, 分明忆得开元中”,诗人的笔触转到了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流露出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中间两联**“金殿不胜秋, 月斜石楼冷, 谁是相顾人, 褰帷吊孤影” 进一步描绘了女郎身处冷清的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金殿、月斜、石楼、孤影这些意象,强化了诗中孤独和凄凉的情感。金殿不胜秋,既是环境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暗示了女郎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月斜石楼冷,夜深人静,无人相伴,加剧了女郎的孤独感。“谁是相顾人”直白地表达了无人可依的情感,而“褰帷吊孤影”则通过动作的描述,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女郎在深夜独自面对自己的孤独。
**尾联**“烟灭石楼空, 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 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 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 饮恨在雕笼” 这一联则将女郎的孤独与哀愁推向了高潮。烟灭石楼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冷寂。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分别从心理与生理的角度表现了女郎对环境的敏感与畏惧,暗示了她的脆弱与无助。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这些自然界的景象也成了女郎内心情感的映射,残花与坠叶象征着她的孤独与衰败。失群鹤和饮恨在雕笼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郎的孤独无依和内心的苦楚,仿佛她也像失去了自由的鹤一样,被困在了情感的牢笼中,无法摆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洛下女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孤独、哀愁与哀伤,既有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深刻感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