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táng jiāng zhōu fēng zhuì shī
南唐江州风坠诗
dú rù xuán gōng lǐ zhì zhēn fén xiāng bù wèi jiàn pín shēn |
独入玄宫礼至真 焚香不为贱贫身 |
qín huái liǎng àn shā mái gǔ pén pǔ qiān jiā xuè rǎn chén |
秦淮两岸沙埋骨 湓浦千家血染尘 |
lú fù yān xiá shuí shì zhǔ hǔ xī fēng yuè shǔ hé rén |
庐阜烟霞谁是主 虎溪风月属何人 |
jiǔ jiāng tài shǒu qín wáng shì hǎo fàng tiān bīng dù yào jīn |
九江太守勤王室 好放天兵渡要津 |
《南唐江州风坠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题为《南唐江州风坠诗》的诗作,描写的是江南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悲欢,通过对多个地点的描述,反映了南唐时期江州的风土人情与历史背景。下面逐段解释诗文的意思:
1. **独入玄宫礼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
这两句以个人的虔诚行动开篇,表达了诗人独自进入庄严神秘的宫庙(可能指的是佛寺或道观),向神灵致以崇高的敬意。诗人焚香祈祷,并非为了物质财富,而是出于对精神世界的敬仰和对至真之义的追求。
2. **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
这两句描述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秦淮河两岸,曾经埋葬了无数的战士与无辜百姓,河水似乎也染上了鲜血。湓浦则是另一个地点,这里同样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牺牲,血迹斑斑,映射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悲苦。
3. **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
这两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与对大自然之美的哲思。庐阜,可能是庐山的别称,烟霞缭绕的美景究竟属于哪位诗人或隐士?虎溪,溪水旁的岩石上留下过高僧慧远与陶潜的足迹,这里的风月又应归属何人?这两句通过设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交融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之美难以分割的关联。
4. **九江太守勤王室,好放天兵渡要津,**
最后两句聚焦于政治层面,九江太守忠诚于王室,勤于治理,爱护百姓。在需要的时候,太守还派遣军队(“天兵”可能象征着官方力量)前往关键地点(“要津”指重要通道或战略要地),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南唐江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对自然之美、历史之痛、政治之责的深刻思考。
《南唐江州风坠诗》古诗词赏析:
这首《南唐江州风坠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其诗歌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可以被视为一首具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诗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玄宫与至真**:诗开篇即提到“独入玄宫礼至真”,这里的“玄宫”可能是某种神秘的场所,或象征着一种超凡的精神世界。“至真”可能指至高无上的真理或理想,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2. **历史的哀叹与现实的批判**:接下来的几句,“焚香不为贱贫身,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通过焚香的动作和秦淮、湓浦等地的叙述,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沉痛感和对不公的批判。秦淮和湓浦是古代江南的重要地理坐标,这里的人们经历了苦难和牺牲,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哀悼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3. **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庐阜烟霞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虎溪风月则可能暗喻某种传统或人文氛围。诗句提出的问题“谁是主”和“属何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思,以及对主宰和归属的探索。
4. **忠君与担当**:“九江太守勤王室,好放天兵渡要津”,最后一句直接将个人的情感和责任导向国家与王室,九江太守的行动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危难时的担当。诗中“好放天兵渡要津”可能意味着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出力,渡过难关。
综上所述,这首《南唐江州风坠诗》不仅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一种对社会、自然、人文、国家等多层面的深入思考和情感表达。通过历史事件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公正、自然和谐、个人责任与国家忠诚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