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shān yín
归山吟
shuí cǐ zhǒng qiū sè lìng rén kàn mò qióng |
谁此种秋色 令人看莫穷 |
zhèng chuí yún mèng yǔ bù nài dòng tíng fēng |
正垂云梦雨 不奈洞庭风 |
xī chū zhǎng ān dào dú yóu suí yuàn dōng |
昔出长安道 独游隋苑东 |
dāng shí jīn rì sī xū xìn kǔ xiāng tóng |
当时今日思 须信苦相同 |
《归山吟》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田园诗,下面我将逐段解释其意思:
**首句: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
这是诗人面对大自然所展现出的秋色发出的疑问,仿佛秋天的景色是有人特意创造的一样,让人觉得无限的美妙,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次句: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
“云梦”与“洞庭”都指的是古代的水域名,这里借用这两个名来象征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垂云梦雨"描绘了云雨相连的景象,而“不奈洞庭风”则表达了尽管有美丽的景色,但风还是让人心生无奈。这句诗整体传达出大自然的宏大与变幻莫测。
**第三句: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
这里提到“长安道”与“隋苑”,“长安”是古代的都城,“隋苑”则是隋朝皇帝的园林,这些词用以代表繁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离开繁华的都城,独自游历于隋朝的园林东部。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怀念。
**末句: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当时”与“今日”对比,表达出时间的流逝,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有着同样的深切思考。这里的“苦相同”意味着尽管所处的环境与情境不同,但内心的感受或思考却有着共同之处,可能是对自然的敬畏,对时光的感慨,或者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归山吟》古诗词赏析:
《归山吟》这首诗,由清豁先生所作,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通过描绘特定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空间、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与感慨。以下是对其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赏析:
1. **景物描绘与情感融合**:诗歌开篇就以“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起笔,将读者带入一幅深秋的画卷之中,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随后,通过“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描绘出云雨的壮丽与洞庭湖的雄浑,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传递出作者内心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2. **时空对比与历史共鸣**:接下来的“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通过时空的对比,展现出从过去到现在的转换。长安,作为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与隋苑的东游,形成了一种历史与个人经历的映照,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对人生路径的思考。
3. **哲思与自我反省**:最后,“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将诗的意境推向了哲理的层面,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时间的流转以及人生旅途中的共同体验。通过“苦相同”,作者强调了尽管每个人经历的人生路径各异,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怀,是共通的情感体验。
4. **艺术手法与语言运用**: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不奈洞庭风”以自然之风喻人生之不可控,表现了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莫穷”、“苦相同”等,既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又留下深邃的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归山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历史的诗歌,更是一次对时间、人生、自我反思的深刻对话。通过清豁先生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读者得以在诗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