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 fāng yuàn
遐方怨
wàn zhī xiāng xuě kāi yǐ biàn xì yǔ shuāng yàn |
万枝香雪开已遍 细雨双燕 |
diàn chán zhēng jīn què shàn |
钿蝉筝 金雀扇 |
huà liáng xiāng jiàn yàn mén xiāo xī bù guī lái |
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 |
yòu fēi huí qì nán shā shàng jīng yàn qǐ |
又飞回 碛南沙上惊雁起 |
fēi xuě qiān lǐ yù lián huán |
飞雪千里 玉连环 |
jīn zú jiàn nián nián zhēng zhàn |
金镞箭 年年征战 |
huà lóu lí hèn jǐn píng kōng xìng huā hóng |
画楼离恨锦屏空 杏花红 |
《遐方怨》古诗词释义:
《遐方怨》是温庭筠所作的一首古体诗,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人物的思念与情感的压抑。以下是逐段解释: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这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万枝花朵绽放,如同白色的雪,细雨中,一对燕子飞舞。这里隐含着春光易逝,好景不常的哀愁,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钿蝉筝,金雀扇:钿蝉筝是指装饰有蝉纹样式的古筝,金雀扇则是指扇面绣有金色鸟雀图案的扇子。这是对精美乐器和日常用品的描绘,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人生活品质的关切。
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句写的是对远方情人的相思之情。"画梁相见"意味着在美丽的环境中相会,而"雁门消息不归来"则表达了思念的情人未能如约归来,"又飞回"暗示着再次期盼着对方的归来。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这几句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场景。"碛南沙上惊雁起"暗示战乱中生灵涂炭,"飞雪千里"比喻战争的频繁和连绵不绝,"玉连环,金镞箭"则是武器的象征,表明战争的残酷。"年年征战"表达了对战争长久不断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这句描绘了战争和离别带来的离恨之情,"画楼离恨"暗示了人物身处楼阁,但心中充满离别的哀愁,"锦屏空"则表示美好的事物或情感在战争中流逝,"杏花红"作为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美好与希望。
总体来说,《遐方怨》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离别和痛苦的感慨,蕴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遐方怨》古诗词赏析:
温庭筠的《遐方怨》是一首描写思妇对远方征夫思念的词作。这首词以女性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思妇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战争背景下男女情感的复杂性。以下是这首词的赏析:
1. **首句“万枝香雪开已遍”**,以“香雪”象征盛开的花朵,既烘托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思妇内心的苦涩与等待的漫长。花朵的盛放与她等待的征夫未归形成鲜明对比。
2. **“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这一句通过雨燕、筝、扇、画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雨燕的出现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双燕同飞则寓意着相会,而钿蝉筝、金雀扇和画梁则是富丽堂皇的室内景致,构成了思妇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与她的情感状态形成对比。
3.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里以“雁门”代指远方,暗示征夫所在之地遥远。思妇盼望着“消息”,但“不归来”,又只能“飞回”,这种无奈与等待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核心,表达了思妇对征夫的深深思念。
4.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这一段通过“碛南沙”、“惊雁起”、“飞雪千里”等形象,描绘了征夫所处环境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暗示了思妇对丈夫安危的担忧与关切。玉连环和金镞箭象征战争的工具,暗示战争的无情。
5.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画楼是古代富贵人家的住所,这里用来反衬思妇内心的孤独与离愁。锦屏空、杏花红的景象,虽然表面看来是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实际上隐含了思妇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整体而言,《遐方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背景下女性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温庭筠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富含深刻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